户外常识 分类>>

必威BetWay青少年运动健康的5个问题亟需关注

2023-11-26 20:49:3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必威BetWay青少年运动健康的5个问题亟需关注青少年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青少年时期的健康观念、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中老年时期的健康,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和精神面貌。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北京中青盛世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青少年运动健康状况”研究。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运动健康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成多青少年对日常运动重视不够,超过一成不在意健康状况,只有两成多认为应每周运动5-6次,近四成认为学习比运动更重要——

  青少年时期在整个人生历程里是朝气蓬勃的阶段,健康状况往往容易被忽视。调查发现,虽然近六成青少年很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58.81%),三成比较在意(30.54%),但是仍有一成多青少年健康意识不足,对健康重视不够。

  调查发现,不足七成青少年表示很重视日常运动(34.35%)和比较重视日常运动(32.89%),还有三成多青少年表示重视程度一般、不太重视、很不重视。而且,随着学段升高,重视运动的比例逐渐下降,其中“很重视”的比例从初中生到大学生共下降了12个百分点。

  青少年的运动观念直接影响其运动行为与习惯。数据显示,青少年认为每周应该运动5-6次的比例仅有五分之一(20.45%)。其中,初中生占比24.23%,高中生22.46%,大学生15.98%。可见,随着学段升高,认为应该每周运动5-6次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另外,青少年认为每周运动3-4次比较合理的比例最高(38.33%),位居第二位的是每周1-2次(33.18%),也有青少年认为一个月运动1-2次比较合理(5.91%),甚至有青少年认为不需要运动(2.13%)。

  考察青少年的运动观念发现,多数青少年认同运动带来的好处。例如,有95.24%的青少年赞同运动使人学会坚强,94.28%的青少年赞同运动给人带来快乐,90.57%的青少年赞同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但是也有部分青少年的运动观念尚存在偏颇。例如,38.19%认同学习比运动重要,13.12%认同爱运动的多学习成绩不好。随着学段增高,赞同学习比运动重要的比例逐渐上升,大学生同意这一观点的比例为41.58%,高中生为39.49%,初中生为32.74%。

  可见,青少年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健康和运动的关系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甚至在面对学习和运动时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与刻板印象,有的青少年认为自己身体好不用运动,有的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运动可以靠后。

  (对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增强青少年的运动意识和兴趣。应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使大家既认识到运动的强身健体功能,也认识到运动对于增强体质、提高智力、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康、崇尚运动的风气,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运动理念。此外,还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校外体育运动、电视或网络上的科普知识等,增强青少年的运动意识和运动兴趣,把每日运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了解各种身体指标,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康水平必威BetWay,并能根据身体指标及时调整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数据显示,青少年对身高、体重等基础性数据了解更多,分别占比96.68%和97.00%。其次,七成多了解自己的肺活量(75.62%),六成多了解自己的心率(61.96%)。

  调查发现,青少年对体脂率、骨骼肌、BMI(体质指数)等数值了解较少,45.51%了解体脂率必威BetWay,35.04%了解骨骼肌,42.34%了解BMI。这说明青少年的健康知识还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对改善体质健康的方法,青少年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科学饮食(82.38%),其次是体育运动(77.91%)、合理作息(74.74%)、保持愉快心情(73.88%)。也有9.43%选择吃保健品。这说明,大多数青少年能够认识到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对改善体质的重要作用必威BetWay

  研究发现,青少年获取运动知识的渠道以各类短视频APP为主,其次是来自他人的建议和一些运动APP。通过短视频APP获取运动知识的青少年占比超过半数(51.01%),来自家长、老师或朋友的介绍等占比四成多(46.54%),通过运动APP了解运动知识的也占比四成多(45.69%)。另外,通过运动官网(36.87%)、微信公众号渠道(32.58%)获得运动知识的比例均在三成多。而通过电视广告(23.82%)、微博(19.45%)、明星代言(11.51%)、专卖店(7.04%)获得运动知识的比例较低。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一代,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更加网络化,网络渠道运动知识的传播内容丰富,短小有趣、形象生动、可视性强、便于互动和传播,但是也易使健康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碎片化,有些知识甚至以讹传讹,缺乏科学性。

  对策:建议营造科学的健康运动知识传播环境,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家庭、学校、媒体、企业等多方面应形成合力,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传播科学的健康运动知识和信息,使青少年获得知识与方法的渠道更便捷,学习到更科学系统的健康运动知识。还要充分运用健康类社团组织或专业运动机构、运动企业的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的健康指导和服务,营造科学的健康知识传播环境,带动更多青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发挥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通过同辈群体的互助、互动、互促,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家长和教师要多为青少年创造与同龄人一起运动的机会,使青少年在运动中学会交往,在交往中促进运动。

  近八成青少年有较强的运动意愿,但是仅有两成多青少年每天坚持运动,多数青少年每天运动时间不到1小时——

  对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意愿进行调查发现,近八成青少年有较强的运动意愿,表示“非常愿意”( 43.56%)和“比较愿意”( 33.81%)共占比77.37%,接近八成。表示一般、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学生合计占比22.62%。

  然而,研究发现,几乎每天运动一次的青少年合计只有23.58%(每周运动5-6次15.64%,7次及以上7.94%)。可见,只有两成多青少年能达到每天运动的标准。数据显示,四成多(41.44%)青少年每周运动1-2次,三成多(30.25%)每周运动3-4次,,还有近5%的青少年每天运动0次(图2)。而且,每周运动3次以上的学生,基本呈现随学段升高比例逐渐下降的特点。例如,每周运动3-4次的学生,初中生比例最高,大学生比例最低。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运动频率在逐渐降低。而每周运动0次的学生,大学生比初中生高5个多百分点,比高中生高4个多百分点;每周运动1-2次的比例,大学生比初中生高近20个百分点,比高中生高13个多百分点。

  对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进行考察发现,无论是平时的上学日还是周末的休息日或寒暑假,多数青少年运动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运动时间在0.5小时以内和0.5小时-1小时的比例,平日合计72.07%,休息日合计58.00%、寒暑假合计52.87%。可见,能达到每天运动超过1小时的比例并不高。值得关注的是,有一成左右的青少年在平时(9.02%)、休息日(13.56%)、寒暑假(11.04%)没运动。可见,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还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无论是平日还是休息日、寒暑假,青少年不运动的比例随着学段升高而逐渐升高。大学生平日不运动的比例分别比初中生、高中生高5.31个、4.43个百分点;休息日、寒暑假也呈现出大学生高于高中生、初中生的特点。而每天运动半个小时以上的比例,基本呈现出初中生高于高中生、高中生高于大学生的特征。这说明,随着学段升高,青少年不运动的比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多的比例逐渐下降。

  了解青少年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发现,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嫌运动太麻烦,占比54.61%;其次是没有喜欢的项目,占比近四成(39.47%)。另外、不懂运动方法(26.97%)、耽误学习时间(26.32%)、课间时间太短(21.71%)、没有合适的场所(21.05%)等原因也均在两成之上,还有13.82%因为没有运动设施,13.16%因为大家都不运动,9.87%因为身体好不用运动,7.89%因为考试不算成绩。

  对策: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研发适合不同青少年群体的专属运动项目或课程,为青少年提供精准化服务。相关主责部门可联合专业运动机构、运动企业等,邀请运动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为促进青少年运动出谋划策,结合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心理接纳特点等,为青少年设计专属的运动项目或课程,使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既简单易行又充满乐趣,使他们逐渐爱上运动,养成终生运动的好习惯。

  超过六成青少年认为最缺乏运动指导教师或教练、缺乏运动器材或设施,近六成认为缺乏运动费用,超过半数缺乏运动伙伴、运动时间——

  青少年的运动行为和习惯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如方便使用的运动器材或设施、有经验的运动指导教师、共同运动的朋友、免费或低价的运动场所等。对青少年的运动条件进行考察发现,青少年感觉最缺乏的是运动指导教师或教练(64.52%),其次是缺乏运动器材或设施(61.03%),二者均在六成以上。缺乏运动费用的比例也近六成(57.53%),缺乏一起运动的朋友(50.92%)、缺乏运动时间(50.23%)的比例均超过半数。由此可见,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的各项条件均较缺乏,这也从侧面说明青少年对运动支持的强烈渴望。学校里的一些体育设施和场馆经常只在体育课或学生在校时间对学生开放,各类体育器材体育课之后便束之高阁,课后、周末、寒暑假时间,青少年常常无处可去,更没有体育器材可用。一些收费高的成年健身馆也并不适合青少年使用。而且,缺乏专业运动教师指导易使青少年在运动中受伤,这也是他们非常担心的问题。

  (对策):建议共建共享运动资源,构建全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运动环境和服务。各地主管部门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要统一协调、资源共享,构建一个能给青少年更多运动支持的公共服务体系。主管部门还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来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要用好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其成为普惠性的运动场所。学校体育课要大量融入运动安全知识和训练,对青少年进行运动安全方面的专业指导。还要调动一些运动领域的公益企业参与到青少年健康运动支持中来。例如,聘请退役运动员等专业人士为青少年开设公益运动课程和运动指导志愿服务、设立“体育扶贫”专项基金、捐赠体育设施或体育器材、体育指导手册等,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体育支教,从而整合社会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专业化的运动指导队伍。

  对青少年喜爱的运动类型进行研究发现,散步和跑步非常受青少年青睐,比例分别为57.66%和57.32%,均接近六成;其次是球类运动(45.59%)和骑行运动(39.02%),比例均在四成左右;,游泳和爬山也是青少年喜欢的运动,比例均接近三成。可见,青少年更喜欢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设备和技巧的运动。

  对喜欢的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课和课后运动的方式更受青少年喜爱,分别占比61.40%和58.91%。其次是校内的各种体育社团活动(34.30%),比例超过三成。喜欢在健身房运动的比例为28.88%,居家跟着APP运动的比例为27.00%。这说明青少年更喜欢群体性的、线下的体育运动形式。但是,随着学段升高,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初中生比例为72.37%,高中生比例为65.34%,大学生比例为49.78%,共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

  (对策):建议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的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健康运动教育和体育课程建设,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内容,强化学校体育课程对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学校体育的趣味性,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和兴趣。不仅要开足体育课,还要开好体育课。另外,要改善学校体育运动的评价机制,为青少年引入更加丰富多彩的运动课程,而不仅仅局限于中考高考必考的几个运动项目。教师还要努力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上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养成热爱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运动榜样,不要功利地只看体育成绩,要从运动兴趣出发,创造亲子共同运动的机会,学习共同运动的项目。学校也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搜索